重点掌握:
学习OSI网络模型相关概念
数据传输过程
目录
Toggle网络介质:
1.网线:cat5(五类网线),cat5e(超五类网线),cat6,cat6e,七类网线,八类网线
2.光纤:
3.wifi:无线路由器,ap节点
4.无线5G
网速/传输速度
Mb位 MB字节 1字节=8位(bit)
带宽速度1000Mb/s=1000/8=125MB/s(理论速度)
路由器/交换机区别
交换机特点:在一个交换机的端口上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,均在一个网段(局域网LAN)上,成为一个广播域产生广播,消耗cpu资源;一般来说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2层,也叫2层交换,终端用户的设备接入,连接交换机
一个网段会有一个统一的网络标识,网段192.168.15.xxx
企业级交换机会有一些基本的安全功能,这种叫网管功能的交换机
了解:1.广播域的隔离(创建VLAN虚拟局域网)2.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,每个端口是一个冲突域
路由器特点:
1.连接不同的网络
2.核心功能:路由功能(指路),ip(分配ip)
路由协议的转发(路由选路,指路)
数据转发,会维护一个路由表(相当于一个地图)
路由器会作为网关(数据的出入口,类似于大楼的大门),一般会在网络出口的位置摆放路由器
路由器用于连接广域网(公网)
linux查看路由表:route -n
windows查看路由表命令route print
路由追踪最终到达baidu.com:tracert -d www.baidu.com

通用网站架构

OSI 7层模型
概述:用于规定数据在发送,传输,阅读流程
目标:(核心)
熟练掌握7层模型包含了什么
逐渐掌握7层模型每一层特点
逐渐掌握7层模型与数据发送(封包,打包),数据接收过程(解包,拆包)

未来常用:3-7层
交换机默认工作在2层,只能识别1 2层,路由器在3层
3层指定数据包给谁 4层指定传输模式 (可靠传输tcp或不可靠udp) 5-6层一般开发人员管理,依靠程序代码实现的过程
7应用层大部分软件服务运行在应用层中,协议:http80,https443
详细含义:暴露很多接口,提供给其他服务软件使用,主要提供应用程序可以接入网络的接口,并根据程序的不同对应不同的接口协议
接口:别人定义好的规范,usb接口一样,这里的接口指的是软件的接口,用于软件之间,服务之间相互使用

6.表示层—-了解
作用:数据的解码和编码,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,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
5.会话层—-了解
作用:建立,维护,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
功能:对话控制 同步
4.传输层—-重点
作用:用于控制数据传输是否可靠(tcp/udp),负责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连接,保证报文(数据)在端到端之间的传输
通过端口与对方连接:
telent www.baidu.com 80访问百度80端口
3.网络层—重点
负责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
主要作用就是路由(指路)和寻址(根据ip地址找人)
提供ip地址(DHCP)
设备:三层路由器,三层交换
2.数据链路层
1️⃣.把上层数据进行转换转换为帧(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加工)
2️⃣.通过mac地址访问对应的机器(这一层加工数据的时候增加了MAC地址)
mac地址:网卡物理地址,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址,生产的时候设置
3️⃣.数据可以在局域网传输(精确传输),局域网传输的时候使用的是mac地址
1.物理层
通过设备网卡将数据转换为网络介质中可以传输的信号
把数据转换为0101010内容,通过传输介质(网线、光纤)传递给对方
网线中通过高低电平表示10信号,高于3.5V为1,低于0.3V为0
使用wireshark抓包可以查看7层模型(主要是3、4、7层重要)3层ip,4层tcp/udp,7层http/https/smtp…
ping用的是icmp协议
数据传输过程
1.封包过程:给对方发送“天凉了”
把“天凉了”从应用层开始一层一层增加内容(封包),最后通过网络介质(网线,光纤)传播出去
2.网络设备(路由器,边检站)处理包的结果:从1-7层拆包看,再重新从7-1封包,根据路由表发送出去
3.接收端解包过程: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一层层解包

TCP/IP协议(了解):只有四层
从高到低:应用层,运输层,网际层,链路层(网络接口层)
目前开发书写代码,一般基于框架(模板)
JAVA:spring boot,spring cloud
PYTHON:django,flask
PHP:thinkphp
